又 別 清 華
發(fā)布日期:2009/7/13 | 瀏覽次數:9099 來源:
吳銳楷/特力集團黨群人事部經理
這是我第三次作別清華園。初夏的北京,陽光很強烈,當我拎著行李,走出清華大學紫荊公寓時,不由自主地瞇起眼睛。早上九點多鐘,校園顯得有點安靜,我的心情卻不平靜。又別清華,不知什么時候再回到這個地靈人杰的百年學府。徐志摩再別康橋時,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我無法揮手,因為手里拎著沉甸甸的行李,但是我還帶走了沉甸甸的收獲和希望。
受公司派遣,我參加清華大學人力資源總監(jiān)領導力再造高級研修班,在學習90多個課時之后,從清華工研院戴猷元院長手里接過結業(yè)證書,圓滿完成這次研修課程。這次學習,課程非常緊湊,總共安排了十個必修課程和兩個選修課程,分為3次學完,每次5天,每天6個小時,選修課時間另安排在晚上。課前舉行了開業(yè)典禮,結業(yè)典禮在最后一天正常5點鐘下課之后進行。授課老師基本是清華大學的教授、特聘教授、專業(yè)咨詢或培訓機構的專家,很多是業(yè)內的頂級專家。老師們的課,深入淺出,精彩生動,專業(yè)水平和教學水平一樣出色。為了再次體驗正宗地道的學生生活,當好一名回爐的大學生,我選擇住學生公寓,租一輛單車,每天背著書包,融入那些年輕人的海洋,涌入食堂吃飯,然后隨著密集的車流騎車上課。 10多天的生活,簡樸,充實,甘之如飴,樂在其中。
學習是緊張的,收獲是豐富的。下面說說我感覺最深的幾個地方。
清華大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主要的有兩個:一是學風。入學之初,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的田彩鳳研究員,將清華大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向我們作了非常全面的介紹。清華大學98歲了,近百年,十幾萬學子,在這塊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才輩出,成就了無數科學家、文學家、工程師、教授、政治家、企業(yè)家。他們的成功,除了因為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自身條件過人之外,清華嚴謹、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的精神,更是決定的因素!白詮姴幌、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貫穿百年,成為清華學子的精神家園,這也是清華大學成為國內一流高等學府的關鍵所在。二是體育精神。五十年前,蔣南翔校長提出了“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至今仍然震撼人。清華大學一貫重視體育運動,校園內體育設施非常豐富,運動場館遍及每個角落,多個體育項目在國家長期處在領先水平。在學習期間,每當課余看到運動場上那些年輕的臉龐、矯健的身影、堅毅的神情,我就會被到他們深深感染,讓我流連忘返。
第一次課程相對比較宏觀。最大的收獲是清華公共管理學院韓廷春教授給我們講授的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分析。當時是去年6月份,國際金融危機初現(xiàn)端倪,證券市場、房地產市場愁云慘淡,風聲鶴唳,每個人都想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接著會怎樣,我們該怎么辦?韓教授從經濟學角度對中國1997年以來的經濟周期進行推導和分析,講述經濟發(fā)展的周期性規(guī)律和與之相應的政府政策選擇。過熱、蕭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貨幣供應增長率、通貨膨脹率、經濟增長率、失業(yè)率、利率、法定準備金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電視上經濟學家們經常蹦出的陌生而又深奧的詞匯,在韓教授的講解中逐漸變得簡單易懂。最重要的是韓教授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規(guī)律是無法避免的,有些事情是必將要到來但是可以預測的;做企業(yè),或者個人投資,要大致預知經濟周期,并切合經濟周期而動。這讓我聯(lián)想到我們公司在金融危機之初采取的一些產業(yè)調整、退出和資產變現(xiàn)措施,恰好是在周期的衰退階段到來之前面做出的,而不同周期階段資產價格差異是相當大的。理論和實際的相互印證,使我對于經濟周期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
第二次課是與人力資源密切相關的課程。最觸動我的是一位教授課前說的一句話:充分市場化的企業(yè),才能真正地適用我們的這些理論。言下之意,壟斷性行業(yè)或國有企業(yè)等未能充分市場化的企業(yè)是不一定適用的。這讓我聯(lián)系到我們自己的企業(yè),作為股份有限公司,我們擁有最現(xiàn)代的企業(yè)形式和治理結構,但是因為國有控股的血統(tǒng),在我們的思想觀念和具體的經營活動中,是否能夠較多地以市場規(guī)律來作為我們的行為準則?我們還有哪些觀念和行為需要更加市場化?我們的員工,具備了足夠的市場化的觀念嗎?這次余順坤教授的企業(yè)人事體系構建及其核心技術設計研究課程,讓我們對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具體事務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余教授是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中的技術學派代表人物,教給我們很多相當具體的人力資源操作思路。上完余教授的課之后,大家意猶未盡,都覺得安排給他的課時太少。
第三次課側重法律事務。經濟法律制度、勞動法、企業(yè)知識產權法等課程中,大量活生生的事例,讓我們對企業(yè)經營行為中的法律陷阱和法律盲區(qū)感到觸目驚心,甚至憂心忡忡。針對我們的擔心,劉俊肖教授作了一個比喻:通過學習,你們雖然無法成為一名企業(yè)專業(yè)醫(yī)生,卻可以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保健醫(yī)生。也就是說,通過學習,雖然一時無法精通法律事務,但可以在今后的具體工作中,提高自己的風險預測能力、風險防范能力和政策理解能力。我想,這也可以作為整個研修課程的收獲定位。90多個課時,無法讓我們掌握全部的知識和能力,但是給我們提供了思路,拓寬了視野,給我們奠定了進一步提高的基礎。
學而后知不足。在清華的學習,讓我有所收獲,但同時也讓我感到壓力。企業(yè)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錯綜復雜、千變萬化,企業(yè)內部狀況千差萬別,也不是一成不變,要做好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在內的企業(yè)經營管理工作,企業(yè)的管理人員必須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提升自我的認知和理論水平;進而要不斷地思考,對宏觀和微觀形勢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最后,最重要也是最為困難的,是要不斷地實踐,將學習和思考的結果應用到經營管理實踐中去。